
人的身体之所以有免疫功能,是很多器官和组织正在起作用,这其中脾脏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脏是人体里面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上有很多淋巴组织,而脾脏就占据了淋巴组织的大约1/4,由此可见脾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那么脾脏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1. 滤血
体内约90%的循环血液流经脾,因此脾脏是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器官。脾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较强的吞噬作用,犹如一台“过滤器”,可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衰老死亡的自身血细胞、免疫复合物以及其他异物,从而发挥过滤作用,使血液得到净化。
但当脾肿大或功能亢进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可引起贫血。脾切除后,血液内的异形衰老红细胞会大量增多。
2. 造血
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脾内仍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3. 免疫应答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脾是对血源性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进入血液的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血吸虫等,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导致脾脏的体积肿大,因此对于白血病、血吸虫病和黑热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脾脏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脾脏疾病和继发性脾脏疾病,脾脏一般不主动“惹事”,脾脏受损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受牵连”导致,例如常见的脾脏相关疾病就是外部左上腹遭到撞击导致的脾脏破裂,还有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肝脏的疾病以及脾脏原发的疾病会导致脾脏肿大,在左上腹可以摸到肿大的脾脏,会有局部的胀痛感。
脾脏的常见疾病,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
1. 脾大:弥漫性肝病,特发性门静脉高压,贫血,感染,心功能不全,白血病,淋巴瘤,代谢性疾病等
2. 造血系统疾病: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
3. 囊性病变: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分为寄生虫性和非 寄生虫性两大类,后者又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真性者囊壁内含有上皮细胞层, 而假性者囊壁不含上皮细胞层。假性囊肿大多与外伤、感染和栓塞有关。
4. 实性病变:血管瘤、错构瘤、恶性淋巴瘤、转移瘤等。脾肿瘤多由于长期吸烟、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脾脏出现占位性病变,引起腹部包块、腹痛等症状。
5. 游走脾、副脾、多脾、无脾:脾先天性异常;
6. 脓肿:多由于脾脏受到细菌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脾脏出现化脓性炎症,引起发热、左上腹疼痛等症状;
7. 梗死
8. 外伤
1. 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
中医上讲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的关系极为亲密。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脾胃出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为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即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拉肚子,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叫“便溏”。
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
① 脸色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② 鼻头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③ 口唇无血色、干燥
一般来说,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④ 睡觉时会流口水
《黄帝内经》中还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
⑤ 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⑥ 睡眠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⑦ 精神状态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2. 脾切除对身体的影响
脾脏摘除术在临床上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患者发生脾破裂,或者脾脏生长了肿瘤需要行脾脏切除术,脾切除以后对人体主要产生以下影响:
① 对于儿童,主要是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患儿发生脾切除以后,有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产生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儿童切除脾脏以后,还会影响到血小板水平,会导致血小板水平升高,患儿发生血栓风险比较高,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甚至抗凝治疗。
② 对于成人,切除脾脏以后一般不会影响到免疫功能,也是影响血小板,会导致血小板升高,同时脾脏的血管被切断后形成的盲端容易产生血栓,导致门静脉形成血栓。发生血栓风险的比较高,这和儿童一样,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甚至抗凝治疗。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