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bc4841f2abae1d7b17f64b8c264bdb6a4b232 癌症能不能预防?
 健康管家 悉心呵护   166次
 
癌症能不能预防?
 


修改尺寸 (1).jpeg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癌症能不能预防?


据国家权威机构统计,在中国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癌症的病因十分复杂,但能不能预防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其中有的因素可控,有的因素不可控。如果我们能把那些可控的方面做好,癌症的总体发病风险就会明显的减少。


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呢?主要是指不良行为方式和习惯。这种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周边环境长期作用而引发的恶性肿瘤,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活方式癌”。


早在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和陈万青在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结果,该研究分析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下称省)中成年人23种可改变常见的致癌风险因素,可以分为行为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及感染因素等5大类。


2014年,中国20岁或以上成年人中有1036004例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45·2%)可归因于潜在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最高的地区是黑龙江,其次是广东,吉林和湖北,最低的是上海,西藏和新疆。在癌症部位中,所有风险因素合并的PAFs(> 70%)最高的癌症是卡波西肉瘤,鼻咽癌。 根据个人风险因素,男性全国最高PAFs是吸烟,HBV感染,低水果摄入量,饮酒量及PM2·5;女性是水果摄入量低,HBV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体重过重和HPV感染。 


因此,上图总结的23种,可改变的常见致癌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戒烟、减重、改善不良饮食/生活方式、癌症早筛及感染治疗等最大限度降低发生致癌风险的几率,拥有健康生活。


如何做好肿瘤的早筛查?


90%以上的癌症在潜伏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出现明显症状就医时,常常就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靠症状来发现早期癌症是不靠谱的。


随着仪器设备的发展,很多癌症早期就能被现代检查技术发现,使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可能。例如,胃镜筛查在日本已经非常普及,这也使得日本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为80%,远远高于我国不到20%的最主要原因;肠镜筛查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这也是美国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率达到70%,远远高于我国30%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癌症早期筛查的认知不足以及怕麻烦的心理也使得普通民众疏于进行相关检查,错过了诊断及治疗癌症的最佳时机。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几种常见癌症的早筛“金标准”:


1. 肺癌:低剂量螺旋CT(LDCT)



传统肺部病变筛查手段里,最常见的是X线检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胸片检查。但是,胸部X线片对肺癌的敏感性较低,而且只有当结节大于1厘米时才能被发现,加上难以判断性质,所以需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用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肿瘤达到1厘米、甚至0.5厘米时即可被查出。

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高危人群20%的肺癌死亡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


建议筛查人群:


1.45岁以上的男性,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吸烟的年数×每日吸烟的支数);


2.高危职业接触史。从事某些职业的人群,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恶性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工业致癌物中,有9种被列为肺癌的致癌物,包括砷和砷的化合物、石棉、二氯甲醚、六甲基甲醚、铬及铬合物、芥子气/焦油、煤的燃烧产物、矿物油和氯化乙烯;


3.有肺癌家族史;


4.患有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史(如患有胃肠癌、乳腺癌等);


5.慢性肺疾病史(如肺结核等)。


2. 胃癌:胃镜+活检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的患病风险比女性高6~8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早期胃癌占比较低,不足20%,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胃癌。胃镜筛查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消化道溃疡、炎症、消化道肿瘤,可明确消化道出血位置,及早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等。


建议筛查人群: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3. 结直肠癌:电子结肠镜



9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从息肉发展成癌症又需要10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及时发现息肉,对其进行切除,后续复查就能有效避免肠癌的发生。所以,呼吁大家从40岁后开始做肠镜检查。55岁是肠癌的高发年龄,建议大家重视起结肠镜这个筛查手段。


建议筛查人群:


1.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频数、粘液便及腹痛者);


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3.有大肠癌病史者;


4.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血吸虫病者;


5.有大肠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及遗传性结肠病者;


6.有盆腔放疗史者;


7.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肝癌:甲胎蛋白(AFP)+肝脏超声(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肝脏超声”联合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该指标出生一年后维持低水平,只有患肝病时才会升高,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有一定漏诊率,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肝脏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建议筛查人群:


1.40 岁以上男性,50 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肝癌筛查(肝脏超声、AFP)筛查;


2.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


3.过度饮酒;


4. 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5.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6.肝硬化患者;


7. 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


乳腺癌:乳腺超声(B超)+乳腺钼靶


乳腺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它可以准确分辨乳腺肿块的囊性和实性,能发现5毫米以上的结节或者肿块,可以应用于腋下淋巴结和乳腺引流区淋巴结的探查。超声是一种无辐射、无痛苦的乳腺癌筛查方法,适用于不适合进行钼靶检查的女性(如妊娠女性等)。超声检查在致密型乳腺女性中有更高的病变检出率,能更加全面地观察整个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


针对乳腺癌钼钯检查,推荐35岁以上、乳房较大的女性重视钼靶检查。这类女性的乳腺组织相对疏松,钼靶检查成像的效果较好。该检查对微小钙化的识别率达到95%以上,可以检出85%~90%的乳腺癌以及发现部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


这两项检查在乳腺筛查时应该如何选择呢?每一种检查手段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性。东方女性乳房较小、乳腺细密,应以彩超为主、钼靶为辅。女性可以每年都用彩色超声检查,35岁以后再加上钼靶检查。彩色超声和钼靶X线片都没发现问题的,可1~2年后再用钼靶检查一次。


另外,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非常罕见而已。男性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会比女性严重,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男性乳腺癌在筛查手段上与女性患者类似,以超声和钼靶为主,必要时可行定位穿刺活检。


建议筛查人群:


1.35岁以上女性(男性也建议查)


2.有家族史:一个家族里面,如果母亲或者姐妹有乳腺癌病史,这部分人的发病率比较高。如果母亲是在绝经前患上乳腺癌,那女儿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大约比常人高2~3倍。但如果母亲在绝经后患上乳腺癌,女儿发生乳腺癌的概率只会有所提高,但没有前者高。


3.有乳腺癌病史:一侧乳房有乳癌病史,另侧发病率会较正常人要高。


宫颈癌:HPV+TCT


宫颈癌是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且能通过早筛、早治而消除的癌症。宫颈癌是感染乳头瘤病毒(HPV)所致,这意味着针对病因进行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更加有效。目前国际公认最安全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是采取细胞学检测(TCT)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学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


业界也是将HPV+TCT两者联合筛查作为精准筛查或者二级防控宫颈癌的最好方式。


建议筛查人群:


1.不良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


2.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3.性传播疾病导致的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4.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5.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6.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7.其他病毒感染: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8.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卵巢癌:CA125+盆腔超声


CA125也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浓度测定是应用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中最为广泛的生化方法。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癌症防治刻不容缓。大约50%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和80%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值会升高,浓度升高的程度与肿瘤负荷和分期相关。

盆腔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盆腔器官及病变,超声医生根据所测卵巢的大小、形态、血流和血管分布可早期发现卵巢病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对评价卵巢病变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声不能明确鉴别卵巢癌与普通卵巢疾病(卵巢良性肿物、内异症)。目前临床主要综合应用以上两种方式早期筛查卵巢癌。


对于卵巢癌的筛查,目前没有像乳腺癌、宫颈癌一样统一的筛查策略。患者需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后,再决定是否筛查,以及如何筛查。


前列腺癌:PSA


宫颈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肿瘤类型,同样,男性也有特有的癌症,这就是前列腺癌。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该项目也是通过验血进行检查。因为PSA价钱低廉,经过系统鉴别排除假阳性之后,PSA就成为早期筛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最敏感、最特异的方法。


随着医学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慢病化如今已经逐渐成为可能。如何像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长期与“癌”共处,针对“生活方式癌”所涉及的致癌因素的早预防以及科学早筛、规范化治疗是其中的关键。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963558


  每逢夏天,啤酒和海鲜更配?不止痛风,甚至肾衰竭!
  为什么肠道会长肠息肉呢?
  • 返回
  •  健康管家 贴心呵护   查看更多 +
      01
    恭喜!如果你没有“2粗1短”,说明你还年轻!快看看你占了几条?
    老张今年45岁,前几天同学聚会,几个老同学一见面就互相调侃:"哎呦,你这肚子快...
      02
    胃癌常见“信号”有哪些?
    世界上一半胃癌在中国,每年有100多万新诊断患者,其中50万左右都在中国!胃癌一般是多...
      03
    女性要警惕七大患癌风险“信号弹”
    据最新数据统计,被称为女性肿瘤 “三大杀手”的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在我国的发...
     新闻资讯 关注中科   查看更多 +
      01
    睡觉前饿了怎么办?别担心,吃这些食物既不胖还能美容护肤
    “谁说高温天气没食欲的,这不即使面临全国大面积的高温,在深夜里也总有出没”,如备...
      02
    你知道一天中最佳燃脂时间吗?坦言:若想减肥,建议远离3种主食
    当今最受欢迎的话题,那应该就是减肥了,尤其是女性朋友们聚在一起时,讨论得最多的就...
    住宿体检 中医馆 私人医生 专车服务 营养早餐
     常见问题解答 用心回复   查看更多 >>
      01  
    有慢病的客人需要注意什么?
    1、体检当日早晨勿服药(降糖、降压药除外);2、患有青光眼疾者,体检当日请勿点眼药以免无法做眼底检查;...
      02  
    女性客户需要注意什么?
    1、女性怀孕、备孕期间、哺乳期体检不能做CT、DR、双能骨密度、乳腺钼靶、人体成分等检查;2、女性受检...
      03  
    为什么体检前三天需要清淡饮食?
    因为近期的饮食跟身体的各项指标数值息息相关,为了体检的准确性,需体检前3天清淡饮食。清淡饮食是指不吃高...
     中科电子杂志期刊 健康书籍   查看更多 >>
    网站首页
    健康管家
    套餐价格
    服务案例
    品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