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脉盗血病症特性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健侧颈内动脉血流通过前交通动脉流入患侧,出现健侧颈内动脉血流通过前交通动脉流入患侧,出现健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表现,或椎-基底动脉血流可经后交通动脉逆流入患侧颈内动脉,产生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表现,如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则由椎基底动脉和颈外动脉代偿供血,可同时有大脑及小脑受损表现。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版块形成。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如病灶侧一过性黑蒙,病灶对侧肢体麻木、轻偏瘫、失语等。颈内动脉狭窄>75%,可闻及血管性杂音,颈内动脉脉搏减弱或小时。当某血管供血区出现缺血症状而DSA正常,应考虑脑动脉逆流或盗血综合征的可能。
2·动脉盗血病因
当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可引起对侧颈内动脉血液经前交通动脉分流入患侧;或椎一基底动脉血液经同侧后交通动脉分流入颈内动脉;从而可产生与闭塞血管同一侧的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3·检查项目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TIA,如病变侧-过性黑朦,对侧可逆性轻偏瘫、肢麻和失语等;颈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可闻及血管杂音。
4·临床诊断
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和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相鉴别:
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当一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端明显狭窄和闭塞时,如果活动上肢,患侧和对侧椎动脉的血流经患侧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供应患侧上肢,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临床表现为患侧上肢活动后出现眩晕、视力模糊、复视、共济失调等脑干、枕叶和小脑症状或肢体轻偏瘫、感觉障碍等症状。
2.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椎-基底动脉明显狭窄或闭塞时,颈内动脉系统的血液经后交通动脉逆流入椎-基底动脉系统,可产生一侧大脑半球供血不足的症状,此型较少见。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TIA,如病变侧-过性黑朦,对侧可逆性轻偏瘫、肢麻和失语等;颈内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可闻及血管杂音。
5·动脉盗血并发症
6·预防保健
本病的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选用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旁路(搭桥)术、颅内一颅外动脉吻合术等,以改善供血不足的状况。本病禁忌用血管扩张剂及降压药物,因常可导致“盗血”现象加重。此外可结合对症治疗。
7·治疗动脉盗血
具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能并无脑部症状,只有少数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Ackemann等(1988)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96例进行2年随访观察,仅15%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故其病程多为良性。对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可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剂以减少血栓形成和发展。对罕见的由巨细胞动脉炎所致者可采用类固醇治疗。
手术治疗多适用于反复出现症状和影响生活及劳动的患者既往手术方法多采用锁骨下-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腋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等但其危险性均较大。目前多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国内高山等(2000)报道有症状的患者15例经PTA治疗认为方法安全,术后长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取得理想的远期疗效。